日照小说网 > 朱元璋日记 > 第四章 短暂的求学

第四章 短暂的求学

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朱元璋日记 !

    都说母不嫌儿丑,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咱娘一开始也是觉得咱的相貌实在是难以启齿,那老者神神叨叨的说法早已经被她忘却的差不多了。

    所以,出现在她眼前的小儿子,明明就像是长了一张歪斜的“山”字丑脸。

    好长时间,因为咱奇特的长相,既不像咱爹也不像咱娘,简直是丑到了没人欣赏的极致,咱娘也总是会有一种心里酸酸的感觉。

    但毕竟是咱娘,又有那玄乎的老者的话语在前,咱娘对咱是格外的倾注了心血,从来就没有放弃对咱入微的呵护和注意。

    就这样,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咱娘忽然觉得她这小儿子的长相是一天比一天迥异,以前还不觉的有什么的丑脸,忽然越发的耐看起来。

    仔细瞧着,居然呈现出一副完全不符合咱那个孩童年龄的气质来,用咱娘的话说,就是颇有些像是那被高高供奉在寺庙中的怒目金刚的模样,使人恐惧的同时又会添出几分敬畏。

    不过咱当时的心里对咱的长相可是没有什么抱怨的想法,相反,咱是十分满意自己的长相,更是相信自己母亲的话语。

    咱,就是天命不凡之人。

    接下来的日子,咱分明能感觉出来,咱娘是在咱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关怀,一种咱其他的兄长姊妹们从来就没能享受过的待遇。

    邻居家送的一些吃食,哪怕是一粒青枣、一个烙糊的烧饼、一颗杏子,咱娘也总会藏着掖着,然后再偷偷的塞到咱的手中,所以尽管是在那个肚子压根儿就填不饱的年代,咱还总是能够格外的期待一些咱娘给咱攒来的“点心”。

    逢年过节,新衣服自然是不可能的,饭都吃不饱,谁还会在乎穿什么玩意儿?

    但是咱娘却是格外的讲究,哪怕是把旧衣服拆了重新缝制浆洗,也一定要咱感受到新年新气象的喜悦。

    所以,当时的乡邻们常常会对咱说这么一句话,“呵,重八,你小子穿的倒是挺挺括括,干净的很,精神的很呐!”

    每逢这个时候,咱的心里充满的就总会是咱娘的贤惠和勤劳,还有对咱比天高比地厚的无私恩情。

    而咱也算是没有辜负咱娘对咱的好,咱从小就是乖巧聪明,虽然因为年幼的缘故咱无法为这个岌岌可危的家庭分担什么重担,但是咱会对咱娘嘘寒问暖,力所能及的事情咱更是抢着干。

    因为,咱娘看向咱的目光也是越发的温和深情,恨不得是把咱含在口中还怕咱化了。

    而咱娘对咱的恩情也远不止这些,咱娘大概是从心底认为咱确实会是一个天命不凡的人,或者说是她有意于把咱培养成为这么一个人。

    所以,除了对咱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怀之外,咱娘还开始教咱文化知识,从咱六岁开始,她就开始教咱念书,都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什么《三字经》、《百家姓》的,就算是每天的工作辛劳,咱娘还是风雨无阻,坚持每天对咱的教育。

    咱确实也是一块儿学习的料,天资很好,学的也很快,所以仅仅是在咱八九岁的时候,咱所具备的认知和思想,已经是超出同村的玩伴甚多。

    后来,咱娘肚子里的东西也教的差不多了,她就开始在咱爹耳边吹风,让咱爹把咱送到私塾里读书。

    我的天,这在当时,在咱老朱家,那可真像是一场毁灭性的恐怖天灾。

    咱爹听完咱娘的想法,更是被唬的一屁股蹲坐在泥地上,脑袋摇动的和拨浪鼓似的,“孩子他娘,你莫不是说胡话吧?咱这样的人家,送娃儿去私塾?……”

    咱爹的话并没有说完,但是意思谁都懂。

    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农世家,送孩子去上学?疯了吧!

    种地卖气力的还能有文化不成?再说了,咱朱重八能有这样的好命?

    但是咱娘也是铁了心了,她不厌其烦的劝说咱爹,更是让咱在咱爹面前背诵起《三字经》等书籍来。

    咱当然是顺从母亲,在咱爹面前哇哇的就毫不停顿的背诵起来,咱爹听不听得懂咱是不知道的,只依稀的记得咱爹当时默默地蹲在门槛口,呆了好久,最终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重八,你可要好好努力,咱老朱家的富贵,可是就压在你这娃儿身上了……”

    咱爹拍着咱年龄虽小却已经生的有些健壮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从那以后,咱就去了私塾,跟乡里的一位老秀才读书习字。

    在私塾里的回忆许多是记不大清了,那教我们读书的老先生姓什么咱也没能记住,也兴许是他从来没有告诉过咱,但是咱依稀记得的是,在那里,先生待咱极好,虽然只有几个月时间的相处,咱还是学到了很多。

    而这学到的东西:其一,咱知道了地主们的骄横,连带着他们去私塾读书的娃儿们也瞧不起咱这样的贫农的孩子。

    其二,在私塾中一些和我差不多身份的学生被地主的儿子欺负之后,他们大多选择了顺从和懦弱的妥协,只有咱勇于反抗,却也险些被惩罚。

    这让咱知道了一个问题,一旦失去反抗的血性,贫农们就永远难以翻身。

    当然,这样有深度的总结咱当时是决计难以想到的,咱当时只是怀揣着满心的愤懑,因为贫穷,终究含着泪离开了那个始终让自己留恋却仅仅是停留了几个月时间的私塾。

    咱后来常常在想,以咱当时显露的天分,若是可以安安稳稳的读书,没准儿,咱也能在通过读书求功名的路程上走出很远的距离。

    那么,在这世上也就仅仅会出现一位泯没在科举大军中的,元廷奴才的一员,最终毫无声息的消逝在历史之中,而不是今后的咱,终究亲手覆灭元朝政权的反抗者——朱元璋。

    这么想来,咱真是要感激咱的贫穷,时势造英雄,正是这贫穷,这才造就了咱这无所畏惧、信念坚定的朱元璋。

    但是老实说,能安逸的活着,谁会闲的没事儿去造反,去干那些杀头的勾当?

    而这个前提咱还愿意把他浓缩,哪怕,仅仅是可以活着。

    然而,就是这么卑微的心愿,终究还是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