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小说网 > 那山,依旧 > 引子

引子

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那山,依旧 !

    仅以此书献给曾经的岁月

    --宜虹

    站台上只剩下一些送亲友的人们,纷纷扬扬的雪中,辛平站在挂满冰雪的火车的廊梯下,与送她的人们一一握手告别。

    就要走了,她这样想着,将目光投向了石宇。

    刚才还是跑前跑后的他,此时的神情有些木讷。头上、肩上、甚至睫毛上都挂满了雪花,表情也好像是被冻僵了一样,完全没有了他的机敏与睿智。立即,她的心被蜇了似的,剧烈的痛了一下。他就站在她的身旁,手里还握着两只茶叶蛋--那是为她准备的晚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她回家,石宇都会为她准备车上的晚餐。此时,辛平的目光透过纷飞的白雪与他那恍惚目光相遇时,心震撼了!他的目光也定了似的,不再恍惚,但充满的是不舍。

    他那纷飞的思绪里,全是她的一颦一笑,忽明忽暗,漂浮不定!

    而她那不羁的思绪立刻回到了与他相处的那些时光:他那带有欣赏的凝视、爬山出现险情时被他相拥时的羞怯、他在病中的喃喃细语、留在额头的他的那个热吻……一切一切,化作血管里涌动的热血,沸腾了,融化了冰雪、赶走了严寒!

    她下意识地去接他手里的东西,另一手却伸到了他的腰间,作了一个拥抱的姿势。动作很快、也很轻,以致于他和周围的人们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就结束了这个动作。

    此时的她多想、多想忘情地与他相拥、紧紧地,永不分开。但她不能!她知道,她的这个举动,在当时、在当地、是何等的前卫与开放。她知道在这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震撼和骚动--在这个闭塞的林区小镇,会给人们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接受的举动,还特别是无法接受,这个举动来自于她。

    她在她的那些同事和学生的眼里是那样的行为规范,规范的简直是一本正经。但是,她更知道,这是对他最好的安慰,也许、也是在向人们证实什么,但她绝没有想到,她这轻轻的拥,给他的一生带来的是什么。

    一声高亢的火车汽笛,伴着火车头喷出的蒸汽,无一不告诉人们,火车是要启动了。

    辛平迈上了火车的廊梯。

    就在人们挥手告别的时候,突然,石宇越过辛平身后的乘务员,拉住了她的手,紧紧地不肯放开,他多想就这样拉住她永不放开,今生今世!此时,她分明看到了他眼里那闪烁着泪花,那泪花写就的是不舍、是渴望、是深情的期待。她的泪,顿时盈满了双眼。

    火车漫漫地起动了。辛平将脸紧紧地贴在满是冰花的车窗上,凝望着车窗下渐渐被飞雪淹没的石宇那张无奈、痛苦的脸。不争气的泪水决堤而出,顺着面颊无声地滑落。她凝视着,努力将这一刻镌刻在心里……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回过神来,而此时,手里的鸡蛋已经被她攥得粉碎,落了一地。

    旧式的住宅区的巷子口,人们穿着节目的盛装,说着笑着,节日般的气氛里,装点一新的花车停在路边。

    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在周日的暖阳下悠扬,给这本是民俗的仪式增添了一抹雅。

    她远远地看王天舒挽着马林走向花车。

    那是一个由白色的美国福特轿车装扮成的花车,是由王天舒亲自设计的。选择“福特”作为花车,是取之“特别的福气”之意,而车身由九十九朵红玫瑰装扮,取之天长地久之意。马林一身黑色西装,手中是一束象征爱情的红玫瑰。拖地的白色婚纱笼罩下的新娘,手中是一束寓意百年好合的白百合,不同于别的新娘,她的脸上,一副大大的深色墨镜遮去吧大半个脸,人们看到的只是那粲然的笑。

    一切都是那样的浪漫,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但物是人非,当事人的心情已经发生的质的变化。

    看着这一切,辛平黯然泪下。

    “大姐,不是去参加婚礼吗?”司机在后视镜里看到了坐在后排座位上的女乘客怪异的表情,不解地问道。

    “噢。”辛平含糊地答着。

    “是初恋情人的婚礼吧?”司机见辛平并不反感他的说话,就又问道。

    “啊?啊不。”

    “可是你很伤感。”

    辛平没有回答。依旧望着那对新人,和辛平的父母合影拍照、和朋友们合影拍照。看王天舒看似羞涩、又似幸福的笑容,辛平的心情难过而复杂。

    “我们走吧。”见那对新人上了车,她叫司机将车驶离了人群。

    “现在,我们上哪儿?”司机问。

    “火车站。”她回答的非常干脆。语气带着坚定,恢复了她淡定的神情。

    常说那个年代出生的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实,较之其它时期出生的人们,这样的一个群体,只是经历的更多罢了。

    样板戏的旋律与色彩,是他们童年世界里唯一的缤纷!青少年时偶尔能看到《青春之歌》、《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放到课本的包装下,或是夜深人静的被窝里伴着手电筒的灯光、或是上课的时候伴着随时被发现的心跳读完的。

    后来他们怀着对现实的一种懵懂,在《大众电影》等少的可那山,依旧可怜的几本杂志里徜徉,吸吮着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寻觅着她在少的可怜的小说里读不到的、看不到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俊男美女、、、终于,好运还是光顾了他们。

    恢复高考了!

    第一批成员他们赶上了高考,命运改写了。终于,对于这样的群体,有了不一样的历史。

    辛平,她是这样一个群体里的一分子。

    她与她的这一个群体,成了那个年代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

    只是与大多数的同龄人不同,辛平有比别人更多的读书机会。她家的床下,几个破旧的木箱里,放着的几乎全是泛了黄的旧书。她的妈妈是一个书迷,结婚以后还读了两年的书,特别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情有独钟,有好些故事她能从头讲下来。那是因为爸爸的祖上是一个大家族,爷爷因为吸食大烟使家道破落,也使自己双目失明。但他又是一个有文化的商人,双目失明的寂寞让他无法忍受。所以,让儿娶妻,并不是让她生儿育女、传承血脉,而是让她上学识字,目的是给他读书。就这样,辛平的妈妈进了婆家的门,第一个任务就是给公公读书,这样的情景维持了四五年的光景,对妈妈生产了很大的影响,读书也就成了妈妈一生的爱好。辛平的童年记忆里,礼拜天的早晨,妈妈总是躺在床上给全家讲故事,那情景十分清晰。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辛平都是首先从妈妈那儿听到的。受到父母的影响,辛平也喜欢读书。不仅如此,家里的藏书也给辛平创造了极好的读书机会和条件。而且,父母从不阻止辛平看书,即使是通宵达旦,他们也视若无睹,从不加以阻止。**、林道静,让她感动,亚瑟,也让她充满了遐想,保尔更让她产生了英雄主义情愫。古典小说的静美和外国小说的浪漫,都给她提供了很多同龄人无法得到的精神营养,让她懂得了观察、懂得了思索、懂得了欣赏。

    要高考了,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自己一定要上大学!从此,晨曦的街边树林中,多了一个读书女孩儿的身影;繁星闪烁的深夜,多了一个亮灯的窗口。十几个月的奋斗,终于她考上了大学,尽管那是一所她并不倾心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