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邓润甫和曾布,在福宁殿外的回廊之中,等了一个多时辰。
终于,他们等到了来传他们入殿的内臣。
“皇太后、皇后,命两位学士入殿!”
邓润甫和曾布对视一眼,两个人都晓得,殿中大事已定,现在是叫他们进去,草制立储制词的。
而他们两个人,也早就准备好了。
于是,两位翰林学士,都是拱手拜道:“唯!”
便持芴跟上那内臣,亦步亦趋,从福宁殿旁边的左昭庆门步入那天子寝殿。
在内臣引领下,两人到了御前,依着礼法,对那已经在福宁殿天子御榻之后,升起了帷幕的皇太后、皇后参拜。
又对三省两府的宰臣拱手行礼。
便听了帷幕内的太后,对他们道:“两位学士,方才髃臣们已经上奏官家,得了官家圣意,可立皇六子延安郡王为皇太子!”
“是故,老身唤两位学士至此,为皇子草制立储制词!”
邓润甫和曾布对视了一眼,然后就持芴奏道:“臣昧死乞至御前,问明官家圣意!”
这是传统!
也是翰林学士的职责所在!
翰林学士,乃是天子内制之词臣,更是只忠于天子一人,只唯天子一人意志唯命是从的臣子。
自然,邓润甫的奏请,得到了允许。
于是,他和曾布,持着玉芴,到了御榻之前。
他们因而得以看到了那位,素来被官家养在深宫之中,鲜少在朝臣面前出现的皇子。
两人深深一拜:“殿下!”
邓润甫尤其激动!
因为,他除了是翰林学士承旨之外,还有着一个荣誉性质的官衔:皇子阁笺记。
虽然,他从未履行过这个职责。
尽管,他也只在去年的集英殿中燕上,远远的拜过这位殿下。
但,无论如何,毋庸置疑。
这位殿下都是他的主君!
两人之间的君臣上下尊卑之义,在他受官家之命,担任皇子阁笺记的那一天就已经定下。
至于曾布?
他虽然不至于和邓润甫一样激动,但也有些亢奋。
因为保慈宫皇太后曾因皇子读书事征询过他,使他得以,和这位未来的大宋之主,建立起了联系。
历代以来,能陪天子读书的大臣,每一個都官至宰相,并深得天子信重!
真庙时的杨亿,仁庙时的晏殊,都是如此。
尤其是晏殊,号为太平宰相,门生满天下。
至今朝中,依旧有自称‘晏元献公门生’的侍制重臣。
曾布觉得,自己可能文章诗词,比不上晏殊。
但,朝堂地位上,应该是存在努力的空间的。
曾布觉得,他在政务和理财方面,肯定强于晏殊!
也是在他们两个行礼的事情,那一直跪在御前,低着头抽泣的皇子,也回头看了他们一眼。
虽然泪珠连连,但邓润甫和曾布,都看的仔细。
这位皇子,眼中哀而不伤,神色平静,并对他们两人微微颔首。
礼数之上,几乎是丝毫不差!
邓润甫和曾布,立刻持芴恭身:“殿下!”
这才敢走到御前,面朝着御榻上的官家,俯首而拜:“臣翰林学士承旨润甫(翰林学士布),昧死恭问陛下圣躬!”
然后,这两人才起身,到了御前。
“陛下,臣昧死斗胆,敢问圣意是否已允立皇六子延安郡王为皇太子?”邓润甫问道。
御榻上的官家,对着他轻轻点头,眼神之中,一丝希冀闪过。
邓润甫持芴再拜:“臣恭听圣旨!”
然后,两位翰林学士就持芴恭身退到宰臣们的身后,由邓润甫出面对帷幕之中的高太后、向皇后,持芴礼拜:“臣翰林学士承旨润甫,上奏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已得陛下圣意,当草制立储制词!”
“臣乞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许臣殿中御前,先草立储制词,以呈殿前!”
“可!”高太后在帷幕后答道。
“善!”向皇后也说道:“有劳二位学士!”
便着人取来笔墨纸砚和书案到殿中,以供两位翰林学士在此草定立储制词的草稿和大意——制度,凡进拜三公、宰执大臣、立太子、立后,皆由学士院草制制词,是谓大拜除!
凡大拜除,必由官家亲临学士院,并令御龙直锁院。
这个时间,一般选在黄昏时刻。
官家在学士院中,亲口向翰林学士口授了自己的旨意后,就会离开。
而翰林学士就会在学士院中,在特制的白麻纸上,用翰林学士独有的翰林大字,以四六骈文的形式,写下进拜文字。
并在黎明之前,送到御前,经由官家亲自审核后,再于朝堂上宣读。
这就是所谓的宣麻!
如今,官家卧疾,自然不可能驾临学士院,而且他连话都不能说,也就无法口授圣意。
皇太后、皇后,在法理上,缺乏驾临学士院的依据,也不会有人愿意看到皇太后、皇后踏足属于天子权柄范畴的学士院——此例绝不能开!开了,以后祸患无穷!
便是当年的章献明肃,要驾临学士院,也必须带着仁庙在身边,以仁庙的名义,向翰林学士口述旨意大略。
于是,殿中草制制词大略,然后经由群臣讨论,再呈于殿前,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此事,殿中宰臣皆知,高太后、向皇后也明白。
邓润甫和曾布两人,很快就得到他们需要的一切。
两人分别坐到案前,开始研墨,同时回忆着学士院中存档的国朝立储制词内容。
主要考虑的方向,是真庙册仁庙为太子的制词以及其中的典故,以免用同了或者用混了。
若是那样,那就真的是遗笑天下了!
就连北虏、西贼都会笑话!
所以,这个事情必须慎重再慎重。
很快,无论是邓润甫还是曾布,都发现了一个问题。
两人抬起头,看向宰臣们,也看向那帷幕之中的皇太后与皇后身影。
邓润甫和曾布,都是起身,持芴礼拜,问道:“臣等斗胆昧死,敢问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陛下可有旨意,康复御殿之前,军国之事,如何处置?”
帷幕之中,沉默了下去。
宰执大臣们,也都持芴低头。
良久之后,帷幕内的高太后,才终于出声问道:“两位学士,未知国朝故事如何?”
邓润甫持芴答道:“臣启奏皇太后殿下:国朝故事,乾兴时以皇太后权同听政!”
这是迄今为止,大宋唯一一个可以依据和考证的少主在朝的典故了。
高太后听着,颇为满意,于是,便问群臣道:“老身妇孺之辈,于此国朝典故,并不知悉……未知诸位髃臣以为,邓学士所言如何?”
群臣互相看了看。
然后,大多数都将视线,看向了那个跪在御前的皇子。
过去种种故事,在这些宰臣心里面跳动。
每个人都知道,现在说错一个字,未来就可能祸及家族。
他们现在不仅仅要考虑高太后。
也需要考虑,那位跪在御前的皇子,明天的太子,未来的天子的态度。
更得好好想想,帷幕之中的向皇后的态度!
原因很简单。
高太后是天圣年间生人,如今已经五十有二。
而皇子却只八岁,皇后也不过四十。
万一说错了话,表错了态度,未来可是要被拉清单,被清算的。
在群臣都在思考的时候,王珪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立刻就持芴拜道:“臣珪冒死进奏皇太后殿下:乾兴故事,确实如此!”
“当请皇太后殿下,权同听政,以俟陛下康复也!”
王珪一开口,蔡确就已经看了过去,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只在心中,转了几转,犹豫片刻,蔡确就硬着头皮,持芴奏道:“臣确冒死上奏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若依乾兴故事,则当是皇后殿下权同听政!”
说着,他就深深一拜:“此盖乾兴时,真庙不幸,竟奄弃天下,遗诏命皇太子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以皇太后权同听政,处置军国事!”
这是事实!
这殿中上下人人皆知的事实!
王珪装着明白当糊涂,想玩弄文字游戏。
蔡确岂能容他?
蔡确说着,长身再拜:“臣昧死斗胆,以为如今几与乾兴无二也!”
“乾兴时仁庙,章献明肃之嫡子也!”
“今皇子延安郡王,亦为皇后嫡子也!”
“臣愚钝,不知所谓,斗胆以为当以皇后权同听政,以俟陛下康复!”
蔡确话音一落,顿时整个福宁殿中都是议论不断。
因为蔡确说的确实是事实。
乾兴时,就是章献明肃皇后权同听政!
而且,蔡确的话,也是有道理和礼法依据的!
一旦宫车晏驾,皇后就会变成皇太后!
而且,乃是天子嫡母皇太后!
在礼法上来说,难道还有比嫡母皇太后,和天子关系最近的人吗?
舍嫡母不用,而尊太母听政。
若是稍不注意,就是两宫相争,祸患无穷啊!
而王珪所言,也不无道理。
皇太后,乃是官家生母、皇子太母,如今官家卧疾不起,皇子幼冲以纲常而论,合该是太母听政!
礼法也当如此!
可是……
若太母听政,将致嫡母皇后于何地?
若嫡母皇后听政,又将致太母于何地?
群臣的逻辑陷入了死循环!
跪在自己父皇御前的赵煦低着头,心中稍有得意。
因为,现在在这福宁殿内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就是他刻意塑造的结果。
他亲近向皇后,争取向皇后,就是为了在此刻,在这福宁殿中,在儒家的礼法纲常上,卡出这个bug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