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小说网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六百五十八章:蒋先生插手

第六百五十八章:蒋先生插手

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抗战之超级兵锋 !

    “范老,您德高望重,又有为政多年的经验,这老百姓对您的评价可都是非常高,所以,我跟孙代总司令商议了一下,由您出任鲁西专区行署的副主任。”

    “我,不行,不行,这个行署的副主任责任重大,我一个人糟老头子,怎么能当此重任呢!”范老将军一听,当即拒绝。

    “范老,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孙荫亭道。

    “您要是不当,难不成把位置让给沈为章的人,他可是把李树春给推出来了,他是民政厅长,出任这个副主任,资历和名望都够了,可我们能把鲁西的行政大权交给他吗?”

    “就是,他还能比您熟悉咱们鲁西的情况?”

    “我们谁都不服,就服您,他私底下干的那些事儿,真是令人心寒……”

    “范老,您来担任这个职务,可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这可是鲁西数百万百姓的福祉。”冷锋也劝了一句。

    “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老朽就勉为其难的当这个副主任就是了!”范老将军点头同意下来。

    这就算基本定下来了,沈为章的省府那些人在鲁西没有任何根基,加上孙荫亭的支持,范老将军的任命是几乎是铁板钉钉了。

    解决了最大的两个难题,那下午的会议进展就顺利多了,至于李树春和秦启荣为首的省府方面的势力,那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了。

    聊城三路民军最终整编为三个师,番号暂时为鲁西抗日民军,约两万五千人,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治安团,加起来也就三万人左右。

    而这些部队原本加起来,有近六七万人,有一半以上的人需要裁撤,老弱自然不能再留在军中。

    但尚还有一部分人,大约有一两万人左右。

    这部分人不能简单的让其回家,或者发点儿遣散费(没多少钱),这些兵员将会补充给第三集团军。

    这样一来,在几次战斗中严重减员的第三集团军就能够得到大量的兵员的补充,而且这些人至少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比一般的新兵要容易进入自己的角色。

    这也是孙荫亭迫切需要的,任何时候,手里有了枪,就有了说话的底气,腰杆也能挺起来。

    冷锋的荣誉一师,只做少量补充,主要是一些看上的人才,不会大规模的扩充部队以及补充兵员。

    鲁西兵团以第三集团军和荣誉一师为主力,新整编的鲁西抗日民军还只是写在纸面上,预计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彻底整编完成。

    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饭菜很简单,以荣誉一师的伙食标准上增加两个菜,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并且定下规矩,以后鲁西兵团的工作餐的标准就是这个。

    这已经是超出标准了,只不过这一次是冷锋破例,吃饭的又都不全是荣誉一师的军官,才以招待客人的理由予以增加。

    饮酒是禁绝的。

    对范枢铭的测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除了武试之外,还有文试,就算要接收他,也要全面对他有个了解,冷锋是不养闲人和庸人的,如果是这样,还不如趁早回家算了。

    下午一点钟,整训工作会议继续召开,冷锋可不想像上午那样拖拖拉拉的,会议进程加快,用李树春的人话说,上午还算客气,比较民主,大家还能替不同的意见,下午则是贯彻冷锋个人意志的时间。

    在会上,冷锋一个人,面对所有人,几乎是碾压不同的意见,谁要是反对,那立马就遭到绝对的打压。

    就连孙荫亭和范老将军也被逼的跟他站在同一条阵线上。

    会议确定,聊城为鲁西专区行署办公所在地,济宁为鲁西兵团司令部驻地……

    会议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鲁西兵团未来三个月内的整编和训练工作计划大纲,所有内容,几乎是早就计划好了的。

    如果是临时油印的话,绝没有那么样的效率,因此,遭到了省府方面的严正抗议和不满,并且要上告武汉军委会。

    但是,声音虽然大,支持的确没几个。

    就连吴绍周都没有站出来说话,曹乐山也是,他对孙荫亭当上第三集团军代司令还有些耿耿在怀呢。

    他都不敢开口,谁还敢公然反对?

    最让李树春愤怒的是,通过这一次会议,确认了范老将军任命的鲁西的十几个县的县长的任命。

    这些县长只是范老将军任命的,并未得到上面的追认,但这一次得到了追认,这些人都将成为合法的县长。

    这样一来,省府方面将无法利用这一点推翻范老将军在鲁西北的实施的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方针。

    确认并上报武汉军委会,任命范老将军为鲁西抗日民军司令兼任鲁西兵团的副总司令,孙荫亭为鲁西兵团代司令,冷锋为鲁西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副参谋长由第三集团军参谋长刘书香少将担任,参谋处长廖森少将……政训处处长,秦启荣上校(此人是黄埔六期,又是军统)……

    基本上就是原来第三集团军和荣誉一师的人把持了鲁西兵团的高层,范老将军的手下也有一些入选,只有省府方面,拿到实质官职的就只有秦启荣一个。

    那个李树春,本来是老韩的下属的中将参议,后来看老韩被毙了,沈为章挑头了,他投靠了过去,就给了他一个高级参议的头衔儿,实际上屁事都跟他没关系。

    至于那沈为章,他都是省主席了,还好意思兼任下面的职务吗?

    会议一结束,这李树春就黑了一张脸,连夜灰溜溜的回东阿去了,秦启荣倒是没走,留了下来,挺积极的参与鲁西兵团的整训工作中。

    会议差不多开到天黑,这才结束了,这次会议只是确定了大的方向和政策,具体的事情,还要具体商量,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为了就近指挥和工作,孙荫亭也决定将第三集团军军部移驻菏泽(曹州),这样距离济宁也更为近一些,向上可以随时策应郓城方面。

    冷锋对孙荫亭的这个决定非常支持,同时在收复济宁、兖州的时候俘虏的一批俘虏士兵中,挑选一批俘虏兵直接补充给了第20师。

    让20师的力量得到了增强。

    冷锋担心的就是黄河防线,千方百计的增加第三集团军驻守黄河南岸的实力,距离历史上第十四师团偷渡黄河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有些话冷锋不好说,那边是第三集团军的防区,他要是硬要接管,那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找不到理由。

    何况荣誉一师现在也有压力,兵力分散使用,直到收复邹城,形成一个稳固的铁三角防御阵线,侧翼的安全漏洞才算补上了。

    就在冷锋准备调整兵力部署,准备应对日军随时偷渡黄河之际,罗雨丰一封电报,让他差点儿掀了桌子。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决定,采纳了汤克勤的建议,将日军第五师团坂本支队放入包围圈,部队从外围再日军形成一个包围圈,一口讲入侵徐州台儿庄地区的两支日军吃掉。

    而在兰陵镇前线,新38旅侦察营和杨瑞率领的荣誉一师特务团一营大部坚守近三天,没有让日军坂本支队突破一步,眼看坂本支队无法突破这个钢铁阵线,突然要放开一个口子,这简直就是胡闹的行为。

    到底是汤克勤太自负了,还是他想立功想疯了,胃口太大,还是李长官的脑袋也发热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日军一收缩,有些人就觉得日军撑不住了,他们也太低估日军的韧性和战斗力了。

    罗雨丰可能看不透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可冷锋知道,日军现在就是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好让他们从本土调拨部队入华,而且从日军现在的动作看,他们已然改变了策略了。

    尤其是南线,日军为什么要沿着涡河向蒙城进攻,虽然这只是一支偏师,可目的性非常明显,就是绕过淮河北岸的正面防御,向北,最终的目的是切断陇海路。

    虽然北线的日军没有此类的动作,但没有,不等于人家没有准备。

    可在他早就提醒的情况下,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还是出这样的昏招,这岂能不让冷锋愤怒异常。

    他精心部下这么大的一个局,眼看就能够吃掉日军第10师团主力精锐濑谷支队,顺势再把第10师团给彻底留在中国。

    现在却让某些人的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给破坏了。

    这已经形成决议的命令是无法更改了,冷锋最愤怒的是,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李德邻居然事先没有通知自己,而且他也没有得到任何的信息。

    这次会议到底是李德邻故意的对自己隐瞒,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从罗雨丰的电报中看,他也是突然被叫去开军事会议的,不过以他的身份和资历,这样高级别的会议,能让他开口说话就不错了,基本上不会把他的意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就算冷锋亲自去,估计那些人也不会听他的。

    这一次会议汤克勤亲自参加了。

    这个信息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汤一定是得到了非常有力的支持,才迫使李德邻同意他的建议。

    汤克勤背后的人是谁呢?

    答案几乎是呼之而出!

    老蒋!

    老蒋一定是被汤克勤说动了,才出面支持这个“诱.人”的冒险军事计划。

    李德邻的急电随之而来,电文详细解释了这一次会议的过程,上午会议就开始了,争论的十分厉害,他是明确反对的,认为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能操之过急,战胜日本,也不是一两仗能够做到的。

    但李虽然是战区司令长官,可他的好搭档白健生这一次并没有支持他,反而对汤克勤的冒险计划表示了支持。

    战区的许多参加会议的将领也对这个计划表示支持,唾手可得的战功,那是每一个军人都渴望的。

    何况现在这个局面,对GJ是非常有利的,徐州地区集中三十万的GJ,日军总共加起来也不到四万人。

    近十比一的比例,这一仗几乎是稳赢的,尤其是日军现在兵力接不上,援军又被堵在了来的路上。

    徐州会战大胜的曙光已经亮了。

    李德邻独木难支,虽然也有支持他的声音,可他实在是压不下去反对的声音,最后,汤克勤要求请示武汉军委会。

    老蒋的态度很明确,支持汤克勤的计划,他是想在徐州地区打一个更大的胜仗的野心是十分明显了。

    如果这一仗能打赢的话,那么这也算是他蒋先生临机决断,指挥有功,将来也是在史书上大书特书,青史留名必无可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