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小说网 > 绸岭之北 > 第二十七章 江南儒商之悲情(求推荐)

第二十七章 江南儒商之悲情(求推荐)

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绸岭之北 !

    曹新民之所以特意把芜湖店大掌柜马云涛正式介绍给曹三,并让他给曹三起名曹虚静,是有很深用意的。这一点,曹虚静直到后来自己做了东家之后才真正领悟。

    而马云涛能成为碧云茶庄总店的大掌柜,深得曹新民赏识,绝非等闲之辈。

    要知道清末民国初年,在江南商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俞家傲、许氏雄,四海大、云涛雅”,这俞家傲说的是绩溪著名徽商家族、曾变卖千亩良田资助左宗棠清剿太平军、创办著名的“兴泰里”茶庄的俞家;而许氏雄则说的是前赴后继、接连三代父子客居异乡,终于打出江南最大山货贸易招牌“天盛魁”的休宁许家;而“四海大”夸的是十一岁跟随徽商巨鳄汪海洋走南闯北把生意做到大半个中国、号称“汪半城”的汪四海,“云涛雅”说的就是江南商界第一掌柜、熟读经史子集、秀才出身的马云涛。能与前面三个徽商巨头相提并论,其最大的过人之处不是资财规模,而是为人秉性。马云涛有三雅:一是酷爱读书,每日再忙再累,都要在晚间睡前读上一阵子书;二是精于书法,五岁开始临摹二王、八岁后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三是为人儒雅,有文人气节和君子之风。有此三雅,再加上他做生意精于算计、善于筹划,从而成为江南商界数一数二的名士。

    马云涛出生于徽州府歙县,父亲马忠俊曾经少年时即跟随本村商人外出行商,二十年后才回到家乡,出巨资修建洪山堂,娶邻村女子鲍月梅为妻,生下一子取名马云涛。马忠俊尊师重教,资助建立洪山书院,广收宏山村乃至附近几个村子适龄少儿,聘歙县名流开馆授课。马云涛五岁入洪山书院,先后师从歙县名流肖长河、吴山月,因天资聪慧,悟性好,深得肖、吴两位先生真传。十三岁参加歙县县试高中秀才头名,尤其是他在这次县试上对的对联被主考官赞为奇才。当时主考官结合当地地貌出的上联是“远看洪山宏图大展”,这个对联的妙处在于将当地的洪山放入句中,且一副对联中出现两个读音相同的字,即洪山的“洪”和宏图大展的“宏”。众多考生面对这个联句一时陷入困局,无人能答出下联。马云涛稍加思索,答曰:“近听青溪清韵长流“。青溪是歙县一条源自黄山的支线河流,在呈口注入新安江。下联不仅同样嵌入同音字“清韵”的“清”,同时意境悠长,可以说是一副绝对!

    马云涛如此才华,自然名传乡里。如果不是后来太平军搅乱大半个中国,徽州地区遭受重创,无数士子被迫放弃学业外出谋生的话,马云涛很有可能沿着既定的读书——科考——仕途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马家虽然家底殷实,但架不住马忠俊接二连三地巨资资助乡里、所耗甚巨;兼之乾隆朝以后官府苛捐杂税以及太平军在江南地区的大肆破坏,严重打击了徽商的生存空间,众多回乡徽商被迫再次远离家乡外出闯荡,这里面就包括马云涛的父亲马忠俊。

    就在十六岁的马云涛准备到省城江宁参加这年的会试时,一个噩耗传来使他被迫彻底放弃了读书求取功名的思想——父亲马忠俊外出金华行商,因病客死异乡!要知道,鉴于当时徽州与江浙之间没有便捷的交通条件,马忠俊为了行商,已经接连多年没有返乡了,好不容易得到父亲的消息,没想到却等来的是诀别!

    马云涛在同乡陪伴下去了金华,在金华徽州同乡会帮助下迎回父亲灵柩,送归家乡歙县洪山村安葬。

    在家乡守孝满七七四十九天后,马云涛跪在母亲鲍月梅面前道“不孝儿不能常伴恩妈身边,我这次再赴江浙,必当全力学习营商,定不负我大的遗愿!成功之后即回乡来接您!”

    鲍月梅心疼地看着马云涛,用手抚摸着他的肩头,万般不舍尽在其中,此去江浙,艰难险阻自不必说,小小年纪就要背负起光复家业的重任,想想都愈发心酸,但在孩子面前,做母亲的不想因此让孩子分心,鲍月梅强忍丧夫离子的悲痛,微微笑着说“孩子,你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家中不必担心,邻居亲朋都会帮助照应!”

    完了,拿出马云涛幼儿时戴的虎头帽,一把将帽子上镶嵌的一枚铜钱拽了下来,递给马云涛:“孩子,咱家这次给你父亲迎灵送葬,已经耗尽仅剩的一点银钱,恩妈再也拿不出盘缠了,这枚铜钱是你小时候你父亲给你做的,你带在身边,就像我和你爸陪在你身边,一切都会平安!”

    少年马云涛不由得抱着母亲的双腿悲从中来,大声痛哭!鲍月梅什么也没说,偷偷流着泪,用手轻轻拍着马云涛的后背,笑着说“都多大的孩子了,不兴哭哦——“

    马云涛用手拭去满脸泪水,坚毅地站起身,背上母亲熬了一夜给自己准备的干粮和衣物,转身向门外快步走去,母亲追出来,一边挥着手一边喊“孩子,照顾好自己!”

    马云涛向母亲不住地挥手,在薄薄的晨雾里,他看见母亲单薄的背影和可以穿透人心灵的深邃的眼神,这个眼神一直陪伴着他,走出皖南山区,走向凶险难测的坎坷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