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小说网 > 染指大明 > 第124章院试案首十三

第124章院试案首十三

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染指大明 !

    等张牧说完,李云昌却只顾吃包子,不再接下茬,张牧看到他的态度,这感觉这件事,怕是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片刻后,李云昌擦了擦嘴,这才抬头说道:“牧之啊,说一句老实话,本官确实挺佩服你,当然不是因为你运气好之类的,而是你这般年纪,看问题往往都一阵见血,听你这么一说,也确实有道理。但是,要开放海疆,却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说道这里,李云昌起走到了窗边,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沉声说道:“按照你说的,开放海疆利国利民,我也明白。可是,要改变一项国策,却绝非你我两个人就可以办到。

    你从未在朝廷里做过官,并不知道这里面的暗流涌动,纵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都有可能成为党争的权柄。撇开这些不提,就说陛下,你可知道松江府一个府的赋税乃和江浙一个省的赋税相差不多。

    陛下虽然对天下官吏严苛了一些,但是绝对爱民如子,可是惟独松江一府,陛下是恨之入骨。多少人轮番上疏,陛下都置之不理,甚至还出言责备。封关禁海的国策是陛下一力圣断,纵然你摆平了满朝的文武,你有多大把握能够让陛下改变这项国策?

    再说了,我们为人臣子的,首先是要忠心耿耿,其次才是帮着陛下治理天下,陛下圣断的事情,又岂我这一介武夫该参与的?我的使命就是为陛下战死沙场,精忠报国。而且就算是退一万步,我们真要开放海疆,那也不能是这个时候。你可知道原因?”

    张牧道:“海寇日渐成了气候,即便要开放海疆,也要先狠狠的收拾他们,打一个耳光,喂一个甜枣,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服服帖帖。”

    李云昌欣慰的一笑道:“不错,兵者,王道。他们闹几下,就开放了海疆,那他们只会觉得你懦弱,日后他们一旦不满意动不动就来闹,反而滋长了他们嚣张的气焰。可是啊,这些年朝廷的国帑都花在了北面蒙元上,那还有钱来造船对付倭寇?

    起初陛下封关禁海,也是无奈之举,倭寇自从元末大乱就已经滋生,再加上张士诚的一些败将逃离到了海外,如果不封关禁海,那有功夫去对付北边的蒙元?所以事情发展到了今日这个地步,纵然陛下有开放海疆的心,也是没有这个力啊。”

    张牧听到这些,心里暗叹一声,也明白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道理,大明朝虽然兵强马壮,但是水师还没有成了气候,如今倭寇闹的这么凶残,已经成了气候,此刻开放海疆,虽然能够对倭寇造成一定的遏制,但是无法根除他们。

    开放海疆的前提就是大明朝必须有一只强大无匹的水师作为后盾,但是如今大明朝没有钱,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再加上朱元璋虽然说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是到底农民出身,屁股决定了思想,在他眼里,蒙元才是心腹大患,倭寇只不过是顽癣之疾,毕竟倭寇再这么闹,威胁不到他的皇位。

    而蒙元南下,便有可能让他的心血,付之一炬。

    综合诸多因素,便陷入了如今的僵局,要想开放海疆,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办到的。

    张牧沉思了片刻道:“不管这件事有多难,我也会尽力一搏。不然一直如此,迟早倭寇会成心腹大患。”

    李云昌倒是有些错愕,便笑道:“我还以为经我一说,你就死心了。”

    “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我怎么会死心?国泰才能民安,不过反过来说,要想民安,就必须富民。老百姓有了钱,国家才能昌盛。开放海疆,势在必行。只不过,以后我不会再这般孟浪,轻易不会出手。我要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再来做件事。

    就算是铜墙铁壁,我有这个心,今日一拳,明日一掌,我总要把这件事办成。”张牧冷静的说道。

    李云昌听到这里,便转身笑道:“有志气!难怪陛下这么看重你。”

    说道这里,他便拍了拍张牧的肩头道:“在朝廷里,办事不容易,办一件好事更加不容易。要办一件天大的好事,难如登天。以后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官场如战场,稍不留心,灰飞烟灭。所以,要做大事,就要学会审时度势,等待时机,切莫在这般冲动了。”

    这番话李云昌说的推心置腹,张牧心里十分感激,便笑道:“大人放心,我自有分寸。”

    李云昌道:“那就好,说句实话,本官也想看到有朝一日,我大明万国来朝,北驱元戎,四海归心。如果日后时机成熟,本官还健在,愿意助你一臂之力。只是眼下时机还不成熟。要想开放海疆,需要朝廷有配套的秩序,有强大的水师,专门的衙门和律法,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有完成。

    你年纪还小,日后大有鸿途,所以我希望你做一个能人,而不是一个妄人。要改变这一切,要拿出来切实可行的东西,而不是凭借一腔热血,本官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也熟读史册。改变一项国策,往往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秦时商鞅,汉时王莽,北魏孝文帝,大宋王安石,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最后都撞的头破血流才推动了国策更改,然而,即便如此,他们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千万别寄希望你一两句话就能够更改国策,纵然是陛下,也不是事事都能顺心。那些迂腐的傻书生,满脑子都是圣人文章,以为真的读了几本书就能治理天下。要是那么容易,当年后待仕人的宋朝也不至于灭亡。”

    张牧心里暗暗佩服,李云昌也是封疆大吏,看问题确实更加成熟实际,是一个真正有治国经验的人,便起身道:“多谢大人今日这番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那好,咱们先来说说眼下的最重要的事情吧。”李云昌这才坐下,和张牧继续说海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