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东晋门阀 !
东晋北面的朝廷是后赵石勒,石勒自称“赵天王”,其号称天下九州有之八,在唐朝之前,历代朝廷都已石勒建立的后赵为正统,而把东晋看成偏安一方的割据势力。此时的后赵皇帝石勒已经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岁月消磨了其驰骋天下的雄心,如今的石勒只想安稳的度过其开国皇帝的最后光辉。而且在石勒的倡导下,后赵佛学长足发展,佛寺建立,石勒自己也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起源于游牧社会的少数民族,原本就信奉宗教。中国佛学界在后赵政权的推动下,逐渐昌盛,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石勒信佛,跟随他多年舔血刀锋的将领们可不信佛,石勒手下大将镇守梁州的郭敬,趁陶侃大军南下围剿郭默之际,偷袭襄阳。
在历代南北两朝作战中,襄阳和武昌数次成为战争的焦点。由于北朝人不善水上作战,一般都是采取先占领襄阳后攻占武昌,在荆州组建水军,然后顺江而下,夺取扬州,这成为北朝消灭南朝的一个历史惯例。主要原因是荆州地区湖北内陆,即能打水战,北方骑兵还能发挥一点点优势。而淮南一带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五十米一小河,一百米一大河,且都流入长江,使水军可以任意穿梭其中,将敌人步兵割裂,进退自如。所以,北朝从淮河进攻南朝,一般都会遭遇失败。
南北朝时,北魏中山王元英率倾国之兵四十余万攻打南朝,在打一个小城时,竟被上涨的河水一次冲走近十万人。
后赵大将郭敬,趁南方战乱攻击襄阳,边进军边上报,由于还未得到石勒允许,其只带了一千多人。东晋襄阳太守周抚也是能战之人,其父亲周访也曾经是东晋鼎鼎大名的名将。
对于南朝来说,襄阳和武昌基本是南朝边防防御的生死线,襄阳城是荆州的门户,由名将周抚奉命防御,兵马数千。郭敬自知不敌,但是北方枭将大多征战沙场二十余年,猛如虎、狡如狐,异常狡猾。郭敬出身乞活军,战斗经验丰富,一看无法硬攻,便用智取,其大摇大摆的命人向周抚送去一封书信,表明自己只是开路的先锋,并说天王石勒已率十万大军不日到来,让周抚安排好粮草。
襄阳城被靠荆州,但荆州的强兵已被陶侃带走,没有后援,周抚怎么能独立对抗十万北方如狼似虎的武士。
在东晋将领中也算是一个人物的周抚竟然被一封书信所骗,率领部队和族众连夜撤出襄阳,使郭敬白白捡了便宜。可是胜利者往往自信心过重,久经战阵的郭敬本只是想来襄阳大捞一把,进的襄阳城,但见得襄阳城城高水深,流民众多,便舍不得走,将捷报传于朝廷,请求援兵。
东晋偏安一方,军事实力明显不如北朝,所以内部一出问题便被北朝趁火打劫。上次苏峻、族约之乱输掉百分之八十的豫州,此次围剿郭默,如此小的一个军事行动却使东晋丢掉重镇襄阳,
襄阳为荆州门户,原本想逼王导退休的陶侃迫于北朝的军事压力,已经不敢再生此心,他倒不是怕郗鉴和王导联手。从剿灭郭默到回荆州的路上,陶侃一直闷闷不乐,一想到郭默讥讽自己未与胡人做过战,便心生遗憾。正想整齐军备北上与石勒较量,却听闻赵国率先发难,夺取襄阳。老将军兴奋异常,马上命儿子陶斌和庾翼领兵五千,前去夺取襄阳。
殷羡建议派桓宣部去支援陶斌。
这时老将军的心中又想起那个在南昌城下一箭成名的桓温,心中感慨,自己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被偏安于南方的琅琊王氏一口气支到广州城。名将在那里消磨了十多年的光景,如今作为东晋的军事旗手可以呼风唤雨,但却年过古稀。老兵不死,但时光不再。
陶侃的眼前出现了那个在南昌城下一箭成名飒爽英姿的桓温,不禁感叹道:“我不能耽搁了这位少年英雄。”于是以太尉身份命令桓宣率军支援陶斌,命两军火速前行,誓死夺回襄阳。
桓宣得到陶侃将令,不敢耽搁,整齐所有兵马,带领众桓氏子弟火线奔赴襄阳,桓温自然也在其列。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庾亮做主,朝廷迅速发来诏文,不仅赦免了桓温的杀人之罪,还派人去抚恤了他的家人。这样桓温的思想包袱放下,并且感激朝廷的不罪之恩,更下决心要为国尽忠,马革裹尸。
兵进襄阳的路上,桓景望见桓温,远远地冲其招手。桓温来到身边,桓景问到:“重新夺回襄阳本是陶侃荆州兵的分内之事,你可知他为何还要调我们去?”
桓温还真答不上来。
桓景见桓温挠头,说道:“郭默平定,陶侃移镇武昌,正是要把整个江州纳入麾下。邓岳是他的老部下,留下自不用说。王愆期是温峤的老部下,温峤、陶侃两军并肩作战多年,王愆期也算是陶侃半个自己人。何况王愆期驻守多年,熟悉江州事物,陶侃新来乍到也离不开他。只有我们没有根,也非陶侃嫡系,所以只有我们被派往第一线。不出所料的话,收复襄阳,还会让我们来镇守。”
如此阴暗的思维,桓温不以为然。
桓景见其不语,又说:“没有打就跑掉的襄阳太守周抚,不仅没有被处罚,还被调来做南昌太守,镇守江州的核心。为什么?就因为陶、周两家是儿女亲家。”(周抚的姐姐嫁给陶侃之子)
桓温不得不信桓景的话。
桓景见桓温已经赞同自己,于是说出自己的观点:“现今社会,只有家族最靠着住。”
桓温回道:“我们去襄阳也好,第一线大有可为,总比在这里受夹板气好。”
不知桓宣什么时候站在他们身后,这时忽然开口:“元子说到好,看问题要多看阳光一面,只要我们不惧怕牺牲,第一线大有可为!”
陶斌、庾翼所带的水陆两军率先到达襄阳城下,将襄阳城四门堵住,连续狂攻。敌帅郭敬虽然只有一千来人,但是猛抓壮丁充实城防。陶斌连攻数日无法突破,正在郁闷之际,桓宣的援兵到来。
桓宣领桓温入见陶斌、庾翼。庾翼作为陶斌的副手,将攻防经过细细说与桓宣。听完,桓宣说道:“敌人客军远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军四面攻城,逼迫敌军被动防守。只有拼死防守,没有迂回之地,反倒彰显了敌军的必死之心,不如将四面进攻改为三面进攻,留下北门供其出逃,以乱其军心。”
陶斌听完说道:“我来之际,父帅命我全歼敌军,如果弃攻一门,放一千敌军跑了怎么办?”
桓宣补充说:“可以派水军先上汉江支流,堵住敌人归路,此才是兵法尽歼敌人之策。”
陶斌无奈,只好接受桓宣计策,他对庾翼说:“你率水军北上汉水支流,说不定会是一个立头功的机会。”庾翼接令,迅速指挥水军北上。
晋军停攻一日,到了第二日,再次从东西南三门狂攻襄阳,但却把北门的军事撤走。郭敬看到如此形势,嘿嘿冷笑,冲众将领说:“他们想逼咱们走,咱们偏偏不走,敌军已经气馁,众将还需一心守城,不日天王援兵就会到来。”
城下,桓宣率兵攻打西门,桓氏子弟在谯国时常与北军作战,经验丰富。士卒勇猛冲锋,桓氏子弟二十余人奔驰于西门城下,放箭压制城头防守的赵卒。桓温箭法出众,城上赵卒应声即倒,远处观战的陶斌不禁感叹:“北方劲卒果然擅长骑战。”
钢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