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北平旧梦 !
火炉生起来屋子的温度就上来了,破旧的桌子明显刚擦过,上面摆了两大盘饺子,两人的碗筷也摆好了,还烫了一壶酒。
“我早上吃了饭来的,你快吃吧,等下就凉了。”林正芳摆摆手,不肯入座。这会儿还不到十点,程家宝他们两顿饭正是饭点儿,他可一点儿都不饿。
“一大早这么远来的,喝两口暖和暖和。”程家宝执意相邀,“我正好有事,想跟大哥你好好唠唠。”
早饭就喝酒,不是没有,就是两人以前都没这么做过。酒很一般,入口冲、辣,搁以前,别说官绅人家出身的程家宝不喝,就是林正芳也有二十年没喝过这样的酒了。但这几个月和日寇厮杀,他们没少靠这种酒提气、御寒。
两人先干了一杯,酒杯一放,辛辣的酒气上涌,程家宝的眼睛就红了:“大哥,古人说得对啊,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他刚才劝表哥刘银不要介意待遇,不代表自己心里就没有难受。
“秦琼还有卖马的时候呢,一时半晌的事儿,”林正芳简单接了一句,就岔过话头:“兄弟们的伤都没大碍,我就放心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接人,叫我一声。”
程家也是一大家子,他们没舒玉凤等人的本事,只能暂避到乡下投亲戚去。小鬼子冲得猛,来得快,程家宝始终没找到机会接人。后来手下兄弟受伤的太多,他这个领头的不能散了军心,只能带人一路西撤,除了刘银,也就是林正芳,明白他的心思。
程家宝听得更难受,自己倒了一杯酒,双手举起向林正芳示意,和着没忍住的眼泪一饮而尽。自己枉为七尺男儿,毁家之际,竟单身一个到了安全地带,祖母、父母和妻小都抛在了生死不知的地界。
林正芳替他倒酒:“兄弟,我也是你这个年纪过来的,你叫我一声大哥,我就拿你当自己兄弟,外人怎么着随他的便,咱们兄弟办该办的事......”
林书兰处理完所有的伤员,这才抬头注意到一个人,“丁和?你这是干什么?”
丁和正拿着引火用的秸杆来回摆弄,听见林书兰问,忙站起来回话:“林小姐,我闲着也是闲着,顺手编几个小东西给这些老总们垫个胳膊腿啥的,躺着也能舒服点儿。”
确实,已经用上的几个伤兵马上表示,舒服!看着方不方圆不圆的,垫着就是得劲儿!
刘银一拱手:“兄弟有心了,多谢你!”
丁和连忙鞠躬回礼:“不敢,不敢...”
外边又有兄弟端着刚出锅的饺子在院子里打手势,热气腾腾地很显眼,刘银招呼着:“大侄女,这位兄弟,走,咱们先吃饺子。”
“刘叔,你先去吧,我不能天天过来,把这些药整理出来,你们用着方便。”林书兰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掌握不了准确的用药量。只能想个笨办法,比如五个不同伤情的人,恰好是一瓶消炎药的用量,她就根据这五个人伤的轻重,把药分等份,轻的份数少,重的份数多,然后告诉这五个人合用一瓶,记着自己的份数。
林书兰的做法,让刘银赞道:“还得是洋学堂念书啊!大侄女,我们也不是不识字,就是这上面的洋符号洋文看不明白。”
“这可不光是洋学堂的事,”程家宝冲着林正芳一举杯,“大侄女这脑子,真聪明!林大哥,你有个好姑娘!我敬你!”
在林正芳这种能带兵打仗的人眼里,林书兰这种解决办法其实不算什么,以程家宝的脑子,认真一想,也行,他这是有点喝多了。程家宝过了年才二十九岁,人生一直顺风顺水,家里是官绅人家,从小不说锦衣玉食,也是养尊处优。上军校后,训练是吃了些苦,但那种身体上的苦是他主动求来的,磨砺了他的意志,可以说是他的骄傲。
他并没有太大野心,当初上军校也不过想着多个门路,拿了枪保家族和乡里平安。毕业后听从家里安排,回家当了警察,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凭才干和家里的人脉钱财,一路风生水起,一派青年俊彦的模样。
这三个多月的经历,是他从前根本没法儿想象的!见不到亲人的面,连是生是死都不知;自己想着法儿的去杀人,拼命的逃命,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吃饭时支楞着耳朵,睡觉都恨不得睁着一只眼,不知道下一刻会从哪儿钻出一队鬼子兵,冲着自己开枪开炮。
刘银看着是粗人,心里精细,打仗可不是打架群殴,林正芳那是多年从枪林弹雨里杀出来的经验,要不是碰上林正芳,表弟一个疏忽,自己这些人就得吃大亏。
于是也端起酒杯:“我也敬你一杯,林大哥,从咱们见面,就一直承你的情,兄弟们都记心里了。”
林正芳笑:“这才哪儿到哪儿,酒话都出来了!咱们兄弟投缘,一起杀出来的,我也一样承你们的情。”一饮而尽,又道:“兄弟们养伤得有些日子,准备东西也要时间,咱们就先这么过着,等人和东西都齐了,就杀回去。”
这是刚才说好的,程家宝连连点头:“杀回去!这营盘里头有不少人,都这么想的,到时候,咱们拉着队伍,杀回去!”
刘银盘算着:“这兵营里住着有两千多人,全是打散的小股人马,东北军、民团、警察,还有投了义勇军的土匪,我们有林大哥照应着,过得不错,瞧在都打鬼子的份上,也周济过他们一点儿,处得还行。他们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咱们招呼一声,几百人肯定有。”
林正芳江湖和军中都混过,很清楚东北军不可能在三两年内打回老家,是指望不上的。有黄显声将军在,他们也没有另立山头的打算,肯定听宣听调,听黄将军号令。但是三人都认为想尽快让亲人平安,就只能自已招兵买马,杀回家乡,把人接出来。
去的人少了不行,谁知道此去会碰上多少鬼子兵?接了人还得再冲出来,人少了就是去送死;没钱更不行,要是连枪弹都配不齐,冲到RB人面前,一样还是个送死。
老话儿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那枪支弹药是能当钱用的东西,就算拿尽了妻妾四人全部家当,以后女儿养家,他林正芳也就最多能给四五百人配上长枪子弹,这还不考虑吃喝马匹、后续补充和机枪以上的重武器。
没有补给来源,这仗可怎么打?没有象样的武器,这样的四五百人,就是和鬼子一个五十多人的标准小队对上,都没必胜的把握。
唉!三人不约而同长叹一声,相视之下,无奈一笑,林正芳道:“行了,兄弟们伤还没好,咱们慢慢想门路。”
“大哥说的对,兵战凶危,咱们急不得。”
刘银一拍桌子,“行!咱们就先忍着,把这个年过了再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把油走,三十晚上坐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天起,凡是居家过日子的,就只剩一件要紧事了,那就是,过年!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隆重的事。
就算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都实现太空行走了,但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仍然是天南海北,几亿人雨雪无阻、不畏辛苦的奔波千百公里,就为回家过年。此时的北平,年节气氛更浓。
几家人占着的国公府,中间位置上,恰好是个三间正房带东西厢的小院,这是沈七叔老俩口在这边的住处。他们的小药铺开了有年头了,老俩口舍不得街坊四邻,一直不肯搬,就两边都住着,年节过来,平常日子还在原来的住处。
冬天早上很冷,往外面一露头,就觉得脸皮发紧,冷气吸进来,呛得鼻腔子难受,张嘴就是满满的哈气,眼睫毛都要被它粘住了。
沈七叔早醒了,也不急着起来,伸手拿过自己的烟袋锅,趴在被窝里装上烟,点火就吸了起来。
才吸一口,旁边沈七婶就嘀咕:“一大早就抽......”掀开被子就要穿衣下地。
“干啥?”
“添点儿火,完了上厨房。”
“你觉着冷了?”沈七叔笑着看老伴儿。
七婶缩回被窝里摸摸,“还挺热乎的,你起来的?”
这时候可没有集**暖,冬天早起,是个辛苦差事。
各家的火在夜里都是用湿煤压着的,寒冬腊月的,一宿工夫,炕和炉子都已经冷了。通常情况下,都是当媳妇或者当妈的忍着寒气先起来,捅开压着的煤,让火烧起来。然后带着棉衣裤里还没完全焐热的寒气,冻手冻脚的为一家子准备早饭。
等炕和屋子慢慢有了热气,早饭也差不多了,当媳妇的或者当妈的才进屋,叫一家老小起来吃饭。
人有年纪了,觉就少,七婶以为是沈七叔起过一回,把炉子捅开了。
“长泰早起过来的,捅开炉子才去练功。”
“这孩子,可惜了......”七婶叹了口气,“要人品有人品,要功夫有功夫,又厚道又机灵,唉,可惜了.....”
沈七叔叼着烟嘴说了句话,七婶没听清:“什么?”
沈七叔摆摆手:“忙你的去吧,我抽完烟就起来。”
沈七婶也没再问,第二天就是小年,不少事儿等着她呢!
七婶辈份大,又是会执家的,这年节的事就由她张罗,各家媳妇都听吆喝。过年该办的年货,七婶领着媳妇们早就置办齐了,这是殷实人家的作派,不用等着年根底下结了账才有钱花。
因着几家的情形,特别是林家没了儿子,所以沈七婶也只是顾了个大面儿,并没有真的很热情的张罗,但还是勾起了众人对东北家业的不舍。
景义媳妇是北平长大的人,大嫂是纯正的北平旗人;方太太呢又有些怪性子,年节从不张罗,媳妇要做也不拦着,所以景义媳妇从记事起,熟悉的就是北平的风俗。
嫁人后就去了东北,年节时候都是跟着嫂子们行事,象如今七婶主事,多按北平的规矩来,搁以前她肯定兴致很高,现在却三不五时眼泪就在眼眶里转圈儿,还得小心,别惹哭了其他嫂子们。
住没多久的地方,又是刚收拾过的,不用兴师动众的大扫除,买齐了年货,也就没什么事了。于是景义媳妇抽空回了趟娘家。